家长来信:
于老师:
您好!
我是新疆乌鲁木齐的一个妈妈,很庆幸四月十二日在教育学院听了您的讲座,我宝宝小名叫草根,男孩,两岁五个月了,草根的一切都是我在料理,他爸爸工作很忙,很少在家。宝宝平时一定要我陪,一会儿不见我,就心神不定。一次,爷爷奶奶带他去他最喜欢的地方—儿童乐园。他很高兴,等到出门时他发现我不去时,他很坚决的表示不去要和我在一起,最后没办法我和他们一起出去伺机我藏起来,他找不到我哭闹了一会,就去公园玩了。可到中午他哭着给我打电话说“妈妈抱我,我想你了。你不要挂电话啊!”他拿着电话哭一会儿,再和我说一会儿他在公园玩的事情。他就这样给我打了四十分钟电话。看着他这个样子我是又心疼又生气,家里所有的人都埋怨我,有说我平时太宠,有说我心太狠。我现在不知道该怎样做,迁就他?严厉批评他?怎样批评他?该怎样做呢?
还是请老师帮忙吧!教我一个能够让他别太依赖我的方法。
于老师回信:
草根妈妈您好:
您的来信收到了,草根宝宝的情况我是这样理解的,他现在有一些恋母情绪,主要的原因是他在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都能随时得到妈妈的帮助,于是产生了一些依赖,其次是他参与和其他孩子一块活动的时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成长的愉悦,这样他就对妈妈的依赖更强烈一些,当然对妈妈的依恋并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认知水平的提高就会自然出现弱化。草根宝宝的依恋也是渴望帮助的一种表现,所以我建议草根妈妈,您在家的时候尽可能带他到外面,寻找和他年龄相仿的宝宝一起活动,有其他宝宝帮助他的情形,同时也需要他帮助其他宝宝的场面,也可以请小区的其他宝宝到您家来作客,这样在孩子们一块活动的过程中让他体验到身心发展的愉悦时,这种依恋会减弱,同时从现在起给他建立时间概念,如妈妈几点下班,宝宝几点吃饭,什么时候可以见到妈妈等,从体验中让宝宝明白在这个时间段虽然没看见妈妈,但是他知道妈妈在哪里,什么时候可以见到妈妈,最后我建议您参照我附给您的一个小实践进行宝宝毅力的训练,这种依恋也可缓解。
(附小实践:)要想知道一个孩子的将来,用一颗糖果就能进行预测。这就是美国著名的“糖果试验”。在这项长达40年的试验中,科学家发现,孩子抵抗糖果的诱惑能力,可以预测他今后的人生道路。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了这一试验。他们找来数十名孩子,每人面前放一颗糖果,告诉他们糖可以吃,但如果10分钟后再吃就可以多得到一块。其中有1/3孩子马上开始吃,1/3一直等研究人员回来得到奖励,另外1/3开始坚持但后来放弃。14年后,研究人员再次调查了这些孩子,发现当年马上吃糖果的人成年后缺乏自信,与人不好相处;而等到奖励的人则有主见且学业出众。40年后,研究人员对当年参加试验的人进行了头部扫描,以研究怎样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
研究人员表示,糖果研究与主要体现情绪控制能力,是研究人类情商的基础。
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