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会员中心

爱尔贝会员中心

幼儿的感官教育

爱尔贝早教中心 时间:2011-11-19 http://www.adorable.com.cn/

      怎样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聪明?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明白,聪明或智力主要指什么。孩子的智力既是遗传的结果又是环境的结果,不是某一单方面原因决定的。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出——孩子大脑构造的基础是由父母的基因奠定的,它给孩子大脑神经细胞的分布提供了一块模板。之后,孩子自身的经验使得神经细胞连接起来,科学家们把它称作突触连接。突触连接为孩子学习知识、处理面临的挑战、社会交往和情感发展等奠定了基础,这些连接是最基本的智力单元。
    今人惊奇的是,神经学家们发现——
    婴儿出生时的突解连接只有成年人的1/10。
    到3岁时,孩子的突触连接几乎是成年人的两倍——约有1000万亿。
    到14岁时,孩子的突触连接数量又回落到成人水平。
    为什么突触连接数量逐渐下降呢?原来,只有在那些有经验输入的区域,即那些使用过的突触连接,才能存活下来。不断与经验联系的突触连接会变得强大,没有与经验联系的突触连接则会退化以至死亡。所以,开发幼儿智力的方式,就是给幼儿充分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的刺激,为孩子提供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孩子的多样化经历将有助于他们了解这个世界。另外,父母应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更多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这自然会极大增加和强化脑细胞中的突触连接,达到开发智利潜能的目的,让孩子愈来愈聪明。
为了说明这一现象,我们举一个例子。哈佛大学的大卫·H·胡贝尔和托尔斯滕·N·威塞尔对一点颇感兴趣,那就是一只眼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另一只眼正常的孩子,为什么在做了白内障摘除手术后,仍然不能复明呢?他们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同时把一只新生小猫和一只成年猫的一只眼皮缝上。实验结果一目了然:在拆除小猫眼皮上的线之后,小猫仍然保持失明状态。这是因为,小猫脑内负责处理那只眼睛的视觉信息的神经元不能和其它的神经元建立联系。或者说,负责处理失明的这只眼睛视觉信息的神经元即使和其它的神经元建立了联系,也只是帮助另一只正常的眼睛传递视觉信息。而成年猫则不然,在拆线之后,它的视力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这一实验结果表明:人在早年的某个特定阶段,脑内的神经元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便使其和其它的神经元发生联系。否则,人脑的发育就会受到永久性的影响。因此,医生都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婴儿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一般是在婴儿出生后的两个月之内。
有人发现,尽管美国那些在孤儿院的儿童的物质条件都算相当不错,但他们的心智呆滞的情况却相当严重。在某一所儿童的教养院中,两岁的儿童当中,有百分之六十不会自己坐,四岁的儿童当中,有百分之八十五还不会走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这些幼儿们受到感官刺激不是太少就是全然缺乏。墙壁没有颜色,环境也寂静无声,几乎看不到孩子们的活动。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从出生起,就能凭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三岁前的儿童,通过无意识的“吸收性心智”来吸收环境中的信息。三到六岁的儿童,更能具体地通过感官来分析、判断环境中的事物。
 
三岁之前的幼儿感官信息吸收阶段
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是心灵的窗口,对于智力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幼儿智力的发展要依赖于感官的发展,智能的培养首先依靠感觉,利用感觉收集信息,并辨别它们。感觉练习是初步的、基本的智力活动。感觉训练与智力培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对幼儿进行系统和多元的感觉训练,使他们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接触,发展起敏锐的感受能力,这是幼儿思维发展的基础。(《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P149,P156。)
    蒙台梭利在著作中提到,儿童的感觉敏感期是从出生到六岁这个阶段,其中在两岁至两岁半时达到高峰。这一时期,儿童有充分练习各种感觉的需要,如用手触摸物体的需要等。她指出,儿童在两岁时,开始对细微的物体(如成人注意不到的小东西)感兴趣,并给予极大的注意。这种细节的关心不仅使儿童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而且引发了儿童的有关活动,从而使儿童的感觉更加敏锐。她认为,处于感觉敏感期内的儿童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几何形体、辨别颜色、方向、声音的高低以及字母的形体等,而这些均可以为以后更高层次的智力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在幼儿期进行各种感官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蒙台梭利所说:
如果我们想通过训练使某种感觉充分发展,那么,我们就应该在这种感觉的形成期就用相应的方法开始训练。感官训练应从婴儿期就开始系统进行,并在准备进入社会生活的整个时期坚持不懈。(《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P152。)
 
幼儿三至六岁信息整合阶段的感观教育
因为孩子在三岁之前处于无意识的吸收状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事物是丰富多彩且纷繁复杂的。如果将这些事物以形态、色彩或数目等形式加以分类并表现出来,即可使围绕在孩子周围的混沌世界逐渐形成有秩序的状态。
基于这样的理由,蒙台梭利认为,必须给予儿童一种正确并具科学性的引导,还需要家长和教师为儿童准备一个预备好的环境,帮助儿童进行分类,使这些混杂的印象能够秩序化,并使内在的概念明确化,这样智能才能慢慢的显现出来。例如:当成人将这样的词汇输入给孩子:大小、形状、颜色、光滑、粗糙、重量、温度、躁音等等,儿童就会将它们与大脑中积存的物质属性配对,并将不同物质的相同属性归类于同一词汇下,如,将不同物体的粗糙归于‘粗糙’,将光滑或粗糙的杯子、椅子、铁这些物质的重量归于“重量”,这就是智能中的提取部分。进行这样的提取要使用智力。
蒙台梭利为了协助儿童拥有井然有序的心智,设计了一系列的感官教具与活动,并认为这个年龄的儿童所特有的敏感期,是有助于这种辨识与分类活动的。
    以典型的视觉感官教具(带插座圆柱组)为例:它真正的目的,不在于儿童能将每一个圆柱体,放回适当的洞里,而是在精练儿童的观察力,培养他们能辨别相同性(都是圆柱体)、相异性(或高度不同,或直径不同等)和秩序性(由左到右或由大到小),引导儿童能够由“了解”和“思考”来判断事物。
 
    蒙台梭利认为,造就文人、科学家非凡智力的,并不是他们对事物直接知识的积累,而是在他们头脑中建立的知识体系。相反,那些没有受过教育,或对事物只有直接经验的人,他们的经验不仅混乱无序,而且还只限于直接接触的事物当中。科学家的知识是无限的,因为他们具有将事物的特性分门别类的能力,能够识别所有这些物质,并随时确定其类别、相互间的关系和各自的起源,于是也就能发现远比实物更深刻的事实。传统教育观念中的家长可能会认为:要想使孩子成为智力发展比较好的人,就必须积累更多的知识。其实,良好智力的标志,在于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而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能力。
 
上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服务条款服务条款服务条款
广州市爱贝儿育婴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8
总部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林和东路华庭路4号富力天河商务大厦810
电话:020-38814279 020-38814508
粤ICP备200558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