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舒美英
当我再一次地站在早期教育的课堂上,一位家长评价她的孩子:"胆小,怕生,缺乏自信。"听了家长的评价,我感触良多。孩子的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如果不讲环境和教育的因素,单纯从孩子自身来讲,自信是没办法建立起来的,成人的一句简单而不经意的评价,无疑使孩子内心深处仅有的一点信心受到挫伤。所以,在同家长沟通时,如发现家长有这种抱怨,就告诫她们:要想你的孩子有自信,日后能取得成功,首先要求我们成人学会赏识,学会赏识孩子的一切!
什么是赏识?可以写成一本书。我只简要地向家长传输这样的理念:承认自己的孩子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愿望的需要,通过教育能够取得多方面成功,从而对孩子抱有积极的期望,并把这种期望用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孩子,使孩子易于接受,这种适当的表达方式就是赏识。它包括肯定、赞美、表扬、鼓励以及宽容。并且让家长树立这样的信念:孩子的自信心,进取的锐气,活泼的灵性,开朗的性格,皆来自于赏识。最后向家长强调:赏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贯穿于育儿的全过程,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强化,避免用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
在幼儿时期,孩子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成人对他的评价,尤其是孩子按要求完成了一件事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让孩子感觉,我行!""我很棒!"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类挑战。数学班里一个叫亮亮的孩子,妈妈的教育思想很好,很赏识自己的宝宝,经常能发现亮亮身上的闪光点并把它记录下来,而且在表扬亮亮时很注重语言艺术。妈妈告诉我,一个周末休息,她带亮亮去多美丽,席间,亮亮爬上了椅子,脱口说出了"妈妈,我在登颧鹊楼呢!"妈妈当即惊奇不已,她没有用命令的口吻让亮亮立即下来,而是表扬了亮亮。妈妈说:"天啊,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妈妈都没想到,你真是妈妈的骄傲!"妈妈的赏识带给了亮亮自信,自信又使得亮亮在语言方面不断进步。
像亮亮身上这样的闪光点在每个孩子身上都会出现很多次,在我们成人看来,也许没什么,但如果父母懂得及时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孩子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能极大程度的激发孩子的斗志,这对孩子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
其次,赏识要从"学会欣赏"开始。
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在与孩子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时段,父母是最称职的,孩子的进步也是最快的。因为父母对孩子这两方面的教育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说得再迟,从不责怪,还会"贵人语迟"来强调大人的耐心,继续不断地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所以,学会欣赏,通过赏识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可能的释放,从而达到信心十足的目的。但是,不少家长在后来的教育中,变得"恨铁不成钢",拿别的孩子同自已的宝宝比,看不到孩子的自身进步,拔苗助长,自已也十分苦脑。现在读数学班的海蔚在妈妈眼里是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出色的孩子,是同学的榜样。然而之前妈妈并不是这样看待海蔚的,妈妈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她希望孩子取得较大的进步,对点滴进步视而不见,经常拿海蔚同别的孩子比,还常常说妈妈不要你了,妈妈要某某小朋友。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海蔚的自信心,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愿意参与各项活动。在与海蔚妈妈的交谈中明显感到妈妈很苦恼,于是老师们提议,妈妈不用陪海蔚上课,在课室外面悄悄观察,会有不同的收获。"接受了了老师的提议,妈妈真的发现了海蔚有不同的表现,趁这个时机老师使妈妈意识到是自已的言语和行为影响了孩子,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已的孩子,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要不失时机的给予鼓励,这对坚定孩子的自信很重要,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海蔚妈妈现在很认同这样的观点。
再次,赏识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
一般情况下,成人都会注意鼓励孩子,但有时,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成人行为失控,在情急生气时忘了鼓励,失去耐心,反而大声斥责,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一节早教课上,孩子们各显其能地摆弄着手中的玩具,花样百出,这其中的创造性,不言而喻。很多家长开始总是热情较高,不断鼓励、帮助孩子,当孩子没能按照家长的指点去完成时,最先失去耐心和兴趣的往往是家长。把玩具放回去吧!"草草结束了孩子的创造性行为。同时,也失去了使孩子建立自信的机会。碰到这种情况,我在课后沟通中使家长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介绍孩子的自心需要一点一点慢慢培养的成功例子,使家长确信:通过赏识而成就的自信更需要持之以恒。
最后,赏识要把握好"度"。
家长的赏识能带给孩子自信,主张对孩子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不等于孩子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依然不断地赏识,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自满、自傲、任性,对不同的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对一个孩子的不同行为,赏识的程度也应有所不同。有位教育家说过:赏识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带来干劲,干劲带来成就,成就带来自信心。"愿所有的生命在赏识中成长,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赏识的沃土中开出自信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