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来信:
于老师:
您好!我是《孩子宝贝》编辑张妍,烦请解答以下这个宝宝的问题:
我家宝宝快两周岁了,从一周半多一些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她不上陌生人的汽车、摩托车,甚至连公共汽车都不上,一坐上车就哭喊,显得很害怕,而且总喊着说尿尿(她常常有些不能满足的时候总是会这样说!)。有时候她也是不许她不太喜欢的人坐自己的汽车,别人要是坐上车,她就要下车,如果强行让她上车她就会哭闹个不停,无论怎么说她都是不肯。
另一个问题就是常常带她去购物或者外出时,她不许我们和售货员说话,或者是同其它人说话。一说话她就显得很委屈,而且有时候就大喊大叫些什么,有时候甚至会打售货员或他人。每次这样我都批评她,可过后她却没改。
祝:一切都好!
张妍
于老师回信:
张编辑:
您好:
0~3岁是宝宝秩序的敏感期,秩序是事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秩序的改变会引起孩子情绪的波动,秩序敏感期的满足对孩子未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概念的正确建立以及语言、创造力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一岁半的孩子正是对秩序最敏感的阶段,比如到陌生人家或自己家搬家,甚至家里的鞋子摆放乱了、家里换了窗帘等都会令宝宝的情绪产生变化。
您的宝宝已经习惯了乘坐爸爸和妈妈的车,在她的认知世界里,已建立起出去必须是乘坐爸爸妈妈的车,如果乘坐别人的车或者其他种类的车都会打乱她现在已形成的秩序,她就会表现出烦躁的情绪。由于孩子现在语言尚未发育完善,她就会以会说的“尿尿”或表情来抵制她不愿接受的形式。当她完全适应了这个新秩序,并且通过稳定的秩序建立了概念,她的认知得到满足时,她才会把这个概念进行迁移,由原来的一定要坐固定的某辆车到逐渐熟悉这辆车进而逐渐熟悉其他的车,并且知道乘坐别的交通工具也可以达到目的地的时候,她就会主动积极地去尝试别的交通工具,现在表现出的叛逆情绪就会自然而然地消除。同样,别人乘坐她习惯的车也可能破坏了她已建立的“只有自己才可以乘坐”的秩序,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首先是理解孩子,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秩序的需求,出门之前尽可能先告诉孩子:"今天我们要和×××一起坐什么车去到××地,宝宝你愿意吗?”孩子更喜欢遵守自己定的规矩。另外,在家里例行的事,如吃饭、睡觉等尽可能按相同的顺序、在固定的地点和相同的时间进行,因为满足孩子的秩序和遵守孩子的秩序是孩子成长过程里最重要的原则。
宝宝不让妈妈跟别人说话就如同很多孩子不让妈妈抱别人的孩子一样,从出生到现在,您宝宝接触最多的就是妈妈,二岁的孩子逐步进入了自私和占有欲的敏感期,这是她认知的局限性造成的。她认为玩具是自己的,车是自己家的,妈妈也是属于自己的,玩具不能让别人拿走,妈妈也不能跟别人说话,违背了她的意志她就只好用她现在仅有的能力如哭或伸手打人来处理。在家里,我们应该从尊重孩子的表达开始,多倾听,出门的时候,当孩子向家长提出她的需求,妈妈就可以趁机跟孩子解释:“如果现在妈妈不跟别人说话,妈妈就不能给宝宝买宝宝想要的东西。”多次的重复会让孩子知道,通过妈妈与他人的交流可实现自己的愿望,妈妈跟别人说话可以帮助到孩子自己,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不会再阻止妈妈与别人说话。另外,孩子不让妈妈跟别人交流,估计她也不会主动与其他的小朋友交流,作为父母应设计一些环境,比如:让宝宝把自己的食物给其他大些的小朋友或送一些小礼物给其他小朋友,这样,小朋友会主动跟您的宝宝接触或交流,在满足了孩子与生俱来的交流倾向时,孩子会逐步感受到与他人交流的乐趣,这样对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综合妈妈反映您宝宝的情况,我认为您的宝宝比较敏感,对事物敏感的孩子未来对情感和抽象的概念也比较敏感,家长应该努力帮助和保护孩子的敏感性,平稳过渡这种敏感期,这样您的宝宝才会更聪明。
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