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在我看来,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一个人,把自己心里想的,快乐或者悲伤,用自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艺术了。平面涂鸦、立体建构,或是高声歌唱、翩翩起舞,都是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我们的孩子天真无邪,感情丰富,活泼好动,本来就是天生的艺术家。我们要怎么把他们的艺术细胞"发扬光大"呢?
一、让他拥有听觉敏锐的耳朵。
无可置疑地,音乐胎教对宝宝的听觉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想起来,怀孕以来再难忘的事情,就是每天黄昏的时候在阳台朝着落日弹吉它的日子。那是一个漫长而又让人期待的夏天,太阳下山的时候,彩霞满天,江水也映得一片灿烂的火红,久违了十多年的吉它因为孩子的到来重新登场。宝宝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有胎动,与他的妈妈一起分享古典乐曲带来的心灵乐土。现在儿子长大了,经常会把吉它的那六根琴弦当作小车的车道,不过,当我拉起他的小手拨弦体验音符的高低时,他就把他的小车忘得一干二净了。
参加了爱尔贝的奥尔夫音乐班后,我在家里给儿子配好了相应的乐器,每天有时间就练习。有时候儿子比我还着急,音乐响起,就喊起来,"妈妈,响板在哪里,赶快!"他对音乐的投入常常感染了我们,连一向严肃的爸爸也跟着唱起了童谣!听到陌生的音乐时,我鼓励儿子自己打拍子,用乐器,用双手都可以。慢慢地他能摸索些了,自我陶醉地露出了灿烂的笑脸。那可是被艺术感动着的小脸哦!
二、让他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
儿子才几个月的时候,每到下雨天,我都会握着他的小手去接雨水,告诉他,这是天空下雨了。日出和日落的时候,我会和他一起观察云彩。我在东面的阳台种下了喇叭花的种子,我们每天浇水,第一朵花开的时候是儿子告诉我的,因为他每天都来观察它们的成长。秋天的时候,我们一起摘下它们的种子,等来年春天再种到泥里。通过观察,儿子的语言发展得很快,词语也很丰富。上幼儿园后,他每天回家都不停地说着校园的事情,儿子善于观察的眼睛,让我对幼儿园的情况了如指掌,更方便了和幼儿园的互动,自然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三、让他拥有灵巧敏捷的双手。
积木一直是传统的益智玩具。儿子每天都玩积木,从最简单的搭积木垒高,到现在已经能为他的小车搭建停车场了。特别让孩子兴奋的是,有一次,我们根据自己家和邻居家的方位,用积木搭建立体地图。搭积木除了锻炼孩子小手的灵活性,建立空间感,更丰富了他的创造力。画画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最开始的线条涂鸦,勾画图形,填涂颜色,都可以让孩子的小手更灵巧。有时候儿子画了个圆,我就跟据他的想法,提示他?quot;这是不是小猫呢?小猫的耳朵怎么样的?有胡子吗?小猫在哪里玩呢?哦,那我们给它画一棵树吧。今天天气好吗?我们就画个太阳吧,小鸟也飞来了哦!……"这样一来,孩子的想像力就慢慢展开了,画面也丰富了,最重要的是,这可是他自己完成的哦!不管他画得怎样,我们都鼓励他,称赞他,并且把图画放好在插页的资料夹里,常常一起来翻看。
四、让他拥有宽容感恩的心灵。
从孩子会说话到现在,他每天称呼得最多的,除了爸爸和妈妈,就是每天一早送报纸的叔叔、给我们大楼搞清洁的阿姨、还有停车场的伯伯。这是因为我每天都和孩子一起跟他们问好,我希望儿子明白,每个劳动者都是最值得尊重的。有时候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会说班里的同学欺负他了,我会摸着他的头,告诉他,别人不是有意的呢,他想跟你玩,不过力气大了。你是个很棒的小伙子呢,你就原谅他吧!儿子听了点点头也就开心地跑开了。我常常特意让儿子给我拿点东西,然后很认真地谢谢他,让他明白帮助别人会得到别人的感激,心里还特别高兴。习惯了宽容和感恩,我们的心时常会因为生活而感动着,快乐着。心里感到美了,表现出来的东西能不美吗?这才是一个艺术家应有的胸怀啊!
今年冬天到来的时候,儿子刚好三岁半了。幼儿园接到了儿子的一张获奖通知,原来他在"成长的足迹·第三届世界华人幼儿创意美术大赛"中,获得了银奖。那是一张名为"秋天的树"的撕贴画,我们还没看到的 "大作"还在组委会准备制作作品集呢。我相信儿子一定做得很好,要知道我们每天都在放学的路上拣落叶和花瓣呢!
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是不是一个艺术家,这一点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艺术能让他们的眼界更开阔,更容易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并且善于用适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乐观地、更好地生活。
让我们像爱尔贝的名字一样,好好地爱我们的孩子吧,欣赏他,理解他,鼓励他,帮助他,使他们自己成为自己,成为一个真善美的人。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母亲最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