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六个月内纯母乳喂养预防肥胖最有效,别用糖水果汁代替水喝
●一岁后少用肉汤骨头汤煲粥,土豆红薯应搭配蔬菜吃
把宝宝喂成“轮胎人”才算健康?妈妈们快抛弃这个错误观念!据中华医学会统计,6个月左右的肥胖宝宝成年后肥胖的几率为14%,7岁肥胖儿成年后肥胖的几率为41%,而10~13岁的肥胖儿成年后肥胖的几率高达70%。专家指出,儿童肥胖有三个高发期,其中胎龄30周至出生一周年内,宝宝的脂肪细胞最敏感,此时肥胖会导致体重难控制、易反弹,并容易患上多种疾病。
专家建议,预防肥胖不妨从出生做起,半岁内尽量纯母乳喂养,正确喝水,胖宝宝晚点添加水果,满一岁后少用肉汤骨头汤煲粥,土豆红薯应搭配蔬菜吃。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副主任梁立阳
每十个宝宝有一人是“肉团儿”
“我国超重婴儿的比例已经超过10%,大城市发病率不乐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副主任梁立阳指出,一般来说,引起婴儿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遗传的因素。研究显示,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32%~34%。父母双方均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五至六成。
其次是生活环境的影响。孩子活动空间很小,运动太少,能量消耗的速度赶不上营养摄入的速度,导致脂肪堆积。
再次是饮食和喂养因素。家长缺乏营养学知识,不会挑选食物,比较重视肉、油等食物的摄入,轻视瓜果、蔬菜,导致孩子吃过多的高脂肪食物。有的则过早给孩子添加淀粉类食物,比如有的宝宝一两个月大就开始喝米汤、米糊,导致过度喂养。进食速度过快,也会造成肥胖。
此外,一些疾病以及治疗过程也会造成婴儿肥胖,如肾病患儿长期皮质激素治疗、垂体肿瘤等也会导致肥胖。
“肉团儿”更易生病
预防肥胖,要抓住几个关键期。梁立阳指出,宝宝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主要在出生前3
中国的老人家往往会念叨“小孩胖点好养,不容易生病。”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婴儿时期的肥胖容易引起成年以后的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痛风、糖尿病的高发。同时,肥胖能引发许多疾病,比如1岁以下的肥胖婴儿,容易患呼吸道感染、腿部骨骼变形、脂肪肝、性发育异常等。此外,从小肥胖的孩子往往不爱动,即使运动,因为动作比较笨拙,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户外活动,性格较自卑、孤僻。
梁立阳提醒,对于有肥胖遗传等高危因素的孩子,家长们更要注意别过度喂养,让孩子多活动,经常监测体重。一旦发现有肥胖的趋势,应及时调整。
一岁以内:
每天运动别少于半个钟
如何防止宝宝成为肥胖儿?梁立阳支招如下:
1.
2.
3.
4.控制夜间哺乳次数。通常来说,三个月至八个月大的宝宝夜间喂奶1~2次已足够,8个月后,只要在睡前加一次奶就可以,一般不需要夜间额外进食。
5.
6.
7.
8.加强主动、被动运动,增加能量消耗。宝宝3个月后,可以训练俯卧抬头,4个月左右可以训练翻身,5个月扶坐,6个月训练独坐,7个月起训练爬等主动运动。一般每天累积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岁以上:
少用骨头汤煲粥
1.合理安排三餐。肉类最好集中在午餐添加,宜选鸡胸、瘦猪肉、鱼虾等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而晚餐最好以木耳、嫩香菇、绿叶菜、豆腐等为主。有些家长习惯于用骨头汤、肉汤为宝宝煮粥,这种做法并不好。由于汤中脂肪常常过量,建议一周1~2次即可,煮前应尽量撇去浮在表面上的白油。
2.避免淀粉类辅食,适量吃粗粮。土豆、红薯、山药等食物,虽然营养丰富却含有大量淀粉,因此,尽量少给胖宝宝吃,且最好是搭配绿叶菜,而不是和大量的肉类一起吃。
3.
4.
5.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任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