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非常有必要
中华民族是个感恩的民族,自古就有“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优良传统。但近些年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父母等长辈对孩子的娇生惯养,许多家长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往往只重视孩子智力开发,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有家长认为“感恩”这个词太严肃了,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但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却认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因此,感恩教育非常有必要!孩子如果学会了感恩,家庭会更和谐,就不会出现因为苹果手机要挟父母!就会少一些“啃老”。
感恩教育家长应该这样做
通常,人们认为家长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顾付出、奉献,不求索取、回报。妈妈们不仅平常关心幼儿的饮食起居,还要关心孩子的生日、儿童节。当幼儿非常诚心地为妈妈过母亲节时,妈妈心花怒放、惊喜万分,但她为了孩子“口是心非”地将自己喜欢的水果、茶树菇火锅、衣服专卖店、绿豆稀饭说成了孩子喜欢的肯德基、比萨饼、游乐园、麦当劳,以至于“母亲节”过成了“儿童节”,孩子自然高兴,认为理所当然,岂能明白妈妈的真实心意与良苦用心?岂会知恩报恩?只有让孩子设身处地从家长角度出发,考虑家长的兴趣与需要,才能切实地为家长服务,知恩才能报恩!
一、感恩教育应由家长做起,给孩子做好榜样。首先感谢老人,感谢对方给了自己生命的延续;其次是感谢孩子,给自己一个自我完善的成长机会。这样就形成一个良好的感恩氛围。
二、从小培养孩子尊重老人家,分餐时,让家中最年长的人先来,不要因为宝宝最“弱小娇贵”而受特殊照顾!父母以身作则,孩子会走后,就可以让孩子来帮忙给老人家递送食品。当孩子向长辈传递敬意与爱意时,老人家一定要笑纳,而不是“客气”婉拒,这样会让孩子困惑:“为什么妈妈非要我给但爷爷奶奶不要呢?”
三、给孩子“为善”的机会,并及时称赞并感谢孩子。如请孩子帮忙递东西、扔垃圾,1岁多的孩子开始会模仿大人洗衣服、做饭,虽然是忙里添乱,但还是要鼓励并表示感谢,而不是打击:“孩子长大了,能帮妈妈做家务了,谢谢你!”
四、增加孩子的感谢意识。如果我们在帮助了孩子之后,或者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了,请平等地表示感谢,可以问孩子:“你还没谢谢我呢”“那你想怎么谢谢我呢?”帮助孩子拓展感谢的方式,可以是一个玩玩具的机会,可以是一个亲吻,也可以请孩子画幅画作为答谢方式。
(转载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