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表示,40分贝以下的声音对儿童无不良影响;超过70分贝的噪音会对小儿的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当达到80分贝时,儿童就会感到吵闹难受,出现头昏、耳鸣、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长期受到噪音刺激,孩子会变得容易激动、缺乏耐受性、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在给孩子选择玩具时,一定要注意玩具发出的声音要控制在70分贝以下。
《中国妇女报》
链接:谨防噪音危害婴幼儿健康
由于各种家用电器的普及与音响玩具的问世,增加了家庭中的噪音污染,而婴幼儿正处生长发育阶段,机体抵抗力弱,对噪音特别敏感,危害性也大,应引起年轻父母的密切关注,谨防噪音危害婴幼儿。
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就已具备较完善的听觉,但是由于婴幼儿的鼓膜、中耳、内耳和听觉细胞十分娇嫩,对噪音特别敏感,容易引起听力疲劳或鼓膜损坏,使婴幼儿对语音的差别感受性降低,阻碍听觉的发展。据则定,在10厘米范围内,洗衣机、电冰箱、电吹风、电风扇的音响是40~90分贝,缝纫机、收录机、电视机的音响是50~80分贝。只要将以上1~2种噪音汇集就会超出我国关于居民区内的40~50分贝以下的噪音标准。如果婴幼儿长期生活在80~90分巴以上的噪音环境中,可使婴幼儿的耳蜗发生营养不良和缺氧,使听力受损伤。天长日久,因鼓膜和内耳听觉器官器质性的病理改变,甚至鼓膜振动过剧,而诱发噪音性耳聋。
婴幼儿经常受噪音的刺激,会引起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现象,并使内分泌发生紊乱,妨碍婴幼儿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据美国心理学家瓦茨博士研究发现,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7个月大婴儿、慕仿大人姿势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环境中的同龄婴儿。18个月大的幼儿对大小、距离、空间的理解能力显著低于同龄幼儿。22个月时幼儿呀呀学语的能力也比同龄幼儿差,影响了对周围新奇事物的探索。
噪音还会影响视力,诱发眼病。近年来的实验揭示,噪音在85分贝时,视力清晰恢复到稳定状态至少要1个多小时,而在20分贝时,只需20分钟,从而证实噪音可降低视力清晰度的稳定性。有关研究人员曾对接触噪音的80名工人做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有64名患红、蓝、白视野短小症。婴幼儿的眼睛器官,娇嫩更需保护,所以更要避免噪音的刺激。
年轻的父母平时要尽量避免婴幼儿接触燃放爆竹、高音喇叭、轧钢、打铁、电钻等高噪音环境少让孩子玩音响量高的玩具,放电视机、收录机的音量宜适中,多让孩子食蔬菜水果,可减少噪音带来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