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一岁半到两岁左右的宝宝都会经历一个陌生人焦虑期,这是伴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萌芽出现的,也是人类经过长期的进化,形成的自我保护的能力。看你上面说的种种表现,或许你家宝宝还没完全度过“陌生人焦虑期”,需要你更耐心的引导。
如果我是你,我首先会想办法跟孩子的奶奶多多沟通,在肯定她带孩子很辛苦、对家庭的贡献很大的基础之上,尝试说服她,尽量不要再对孩子说小朋友会抢他玩具之类的话,就跟她讲小朋友下半年可能就要上幼儿园了,所以现在就要学着跟小朋友好好相处,分享和交换玩具,也是小朋友必须学会的相处之道,要不,上学以后就要吃亏。
另外,孩子学习社会交往,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在这方面,幼儿园能发挥的作用比家庭要大得多,如果我是你,我会作一番认真的考察,如果发现周边有以尊重孩子为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硬件环境和老师的素质都还可以,自己经济上又能负担,那我就会送他去,一方面尽量屏蔽掉爷爷奶奶一些有失检点的言行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宝宝身处于小朋友的群体,不可避免地要去学着跟他们交往,其间又有老师的介入和引导,慢慢地,他社会交往的能力会有所提高。
当然,送一个慢热型的孩子上幼儿园,其间的情绪处理和情感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一门功课,但只要你这个妈妈能一直将内心爱的感觉传递给他,就算他经历一些挫折,也不过是成长路上小小的插曲而已。
(转载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