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方面:三岁以下的宝宝免疫力差,适应能力差,皮肤尚未完全形成,而家里与幼儿园的菌群不同,通风不好,加上幼儿园人多空气污浊,传染源多,所以幼儿及容易受感染。而生病吃药打针对宝宝的健康同样造成很大的伤害,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发育。而宝宝三岁前是身体发育的高峰。宝宝的坏情绪也会影响健康,宝宝的身体处在压力和底情绪之下,这时身体会关闭生长机制和恢复机能,使得人体的防御系统不再灵敏,对入侵物的警报也不再敏感,也就是免疫系统关闭。如果宝宝的身体总是处在这种状态,那么他生病的几率会很高;当宝宝感到愤怒时,也同样会损害健康,因为免疫力处于抑制状态,更易被传染疾病。总之,如果宝宝常常出现坏情绪,就会使免疫力变弱、记忆力变差和消化功能变弱等。宝宝的情绪也会影响到父母,父母会担心、焦虑、遇事神经质。我们做过很多调查,三岁以下的宝宝上幼儿园患病几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经常是一个月里有大半个月休病假,家长带着宝宝四处看病。家长误工宝宝受罪,有的宝宝因此得病住院,转成慢性病,带来终身的病痛折磨。家庭医疗费的开支大过伙食费,孩子病假又要交托管费、家长又要被扣工资,得不偿失。
心理方面:三岁前的宝宝是很依赖照顾他的人,很难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如果硬是把他送到那个环境中去会在他内心深处产生极大的压力,从而造成某些心理障碍,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对周围世界的焦虑和恐惧、孤独、记忆力下降、神经质、精细发展动作不良等等。以至影响他一生。例如:攻击人、没有安全感、缺乏亲情、容易发脾气、吃手指、胆怯、孤僻、说谎、叛逆、梦惊、难以入睡、缺乏自信、食欲不振、等。百分之五十的病痛是心理问题造成的,例如:宝宝为了不去幼儿园会假装肚子痛,久而久之宝宝在潜意识下,真的会肚子疼了,一遇到问题宝宝都会肚子疼。宝宝三岁前是培养亲情的关键期,也是形成性格、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幼儿园宝宝的哭闹、老师的怒目及小朋友之间的挣、打,不但不利于宝宝形成良好的性格,相反将来宝宝会对他人产生防范及敌意,乃至影响到将来与人交往,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性格、行为和习惯会影响宝宝将来一生的幸福,因为性格决定命运!我们都知道生活就像镜子,你笑她就笑,你哭她也哭。即便是以后再纠正,将费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生活方面:人的生长高峰在0-3岁和13-15岁,这时需要合理的膳食、良好的情绪、充足的睡眠及适量的运动,而幼儿园是无法给足宝宝这些条件。膳食:幼儿园都是想节约成本,不可能满足孩子一天所需的营养。情绪:宝宝在幼儿园是受管制的对象,环境嘈杂,离开家人和家庭不可能有好的情绪。睡眠:十二点至两点半是孩子的午休时间,十二点孩子不可能入睡,因为人多互相影响,两点半起床时,宝宝往往还在熟睡中被强行叫醒。运动:早教中心一般会教会家长根据不同年龄引导宝宝做运动,以提高宝宝的运动智能,锻炼宝宝的身体达到甚至超过正常的指标。幼儿园不但很难保证每天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即便是户外活动也是控制宝宝的运动,因为他们主要是要保证宝宝的安全。所以宝宝在幼儿园得不到足够的运动,限制了宝宝心智的发展。
三岁以前的到宝宝自理能力很差,例如:大小便、饮食、冷热、穿脱衣服等。不正常的生活作息及营养不均衡容易导致各种疾病,乃至影响到正常发育。例如:小宝宝很有可能拉尿在裤子上和鞋子上,老师很有可能看不见,不能及时更换,即便是换掉老师也不可能帮宝宝用卫生的盆子装上干净的水给宝宝洗身体。裤子换掉了,鞋子一样是潮湿的。如果拉大便在裤子里就更加麻烦,会遭到老师的训斥和嫌弃,对宝宝的心理影响很大。饮食:宝宝自己还不能很好的吃饭,但是幼儿园那么多宝宝老师不可能每一个都喂,即便是喂也是一口接一口很大口往嘴里塞,宝宝不能细嚼慢咽品尝食物的味道,吃饭成了一种受罪,而且老师会经常催宝宝快吃,比赛,因为从开饭到收碗只有半个小时,老师要尽快收拾完下班。这样对宝宝的消化系统极为不利。冷热:宝宝还不能根据冷热来穿脱衣服,所以经常会大汗淋淋,容易感冒,或者凉了不会加衣服而咳。孩子午睡的
宝宝三岁后去幼儿园比较好,因为宝宝的免疫力增强,被感染的机会减少,宝宝的心理成长到了一定的阶段,完全能够适应群体生活,减少心理上的压力,宝宝语言发展完善,她能够叙述她内心的感受和释放情绪。宝宝的自理能力好了,避免了困扰,自然情绪会好,也减少了老师的责骂。基本能够分辨是非,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学习能力。尤其是上过早教班的宝宝,懂得配合他人,懂得与人交往、减少哭闹的现象,幼儿园老师也觉得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