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环境下,若家里无传染病人,只要保持室内通风、干净、勤洗手即可,没必要经常使用各种消毒剂
春天是细菌最活跃的时节,尤其是南方,潮湿的回南天更为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何除菌?从洗衣、洗手、擦手到私处护理,类似的产品比比皆是。电视频道消毒产品的广告更是不绝于耳,有的甚至声称“有效杀菌率达到99.999%”、能“随时随地守护健康”。不少越来越注意卫生安全的时尚主妇们在各种宣传攻势下,更是将各种消毒用品当成居家生活的必备。
但专家提醒,除非是有明确目标的传染病防治,一般家庭无需常用消毒液,每天必用者甚至可能因过度消毒而适得其反。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长期处于过度消毒的生活环境中反而不利于免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甚至可增大过敏风险。
宝宝刚上幼儿园时反复生病,这种让家长头疼的现象在家庭卫生安全意识越来越强的大都市越来越普遍。这跟家长们过分注重对宝宝日常生活环境的消毒不无关系。 一般宝宝在出生后的半年内只有由母体带来的抗体,对外界的适应免疫力较低,确实需要格外呵护。但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宝宝开始构建起自身的免疫力,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外界的细菌、病毒和微生物参与刺激其体内的免疫细胞,让这些“新兵”有机会跟外界的“侵略者”过招,才能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反应、识别机制和抵抗能力。但很多家长对育儿知识一知半解,一味求干净甚至巴不得让孩子从小生活在“无菌室”里,到头来反而不利于孩子免疫功能的训练和健全。一旦在幼儿园等其他没有家里干净的地方待久了,接触到外界菌群,体内未受训练的免疫“新兵”便难有招架之力,因此容易生病。这也是不少城市里娇生惯养的孩子比成天在外摸爬滚打“放养”大的农村孩子多病的原因之一。
另外,目前常用的家庭消毒剂中有不少化学成分,比如次氯酸钠在氧化杀菌的过程中可产生刺激性的味道,直接接触皮肤也有一定的刺激性,长期使用若常有残留,可增大过敏等风险。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