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会员中心

爱尔贝会员中心

打造孩子成长生态环境

爱尔贝早教中心 时间:2019-11-28 http://www.adorable.com.cn/


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20年后依然优秀?有一个经典的鱼缸类比,即养鱼不能只看鱼,更要关注鱼缸的生态。同样的,养好一个孩子,不能仅仅只盯着孩子本身,而是需要注重整个生态环境。孩子成长的生态环境有四大类:知识、技能、性情、情感。老师和父母都是孩子的引导者,儿童只要在对的环境,他们自然会有无穷的探索欲望和学习能力。可见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任老师,可以帮助我们打造孩子发展的四大因素。



1、多感官的环境有助于更好的知识获得


学龄前孩子的大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每秒会有100万个大脑神经元突触连接在建立,到六岁达到峰值,之后就会有所回落,保留下“最有用的”部分。我们现在所说的早期教育,其实就是在最大化帮助孩子的大脑建立更多的神经元突触连接。而有研究发现,当孩子可以最大化调动自己的感官时,他们的神经元突触连接就会越活跃。这个脑科学研究发现就是提醒我们,需要时刻有意识地去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孩子可以最大化地调用自己的感官。例如当孩子在玩水时,我们利用语言提醒孩子调动自己的视觉和触觉,“水流了下来,感觉凉凉的”;在进行嗅觉瓶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尝试引入多种主题,例如调味品、水果、植物等,引导孩子去闻一闻,并与对应物品的图片做配对练习。


2、足够丰富的工具促进更多的技能掌握


学龄前儿童不仅仅只是学知识,更侧重于技能的习得。一些父母和教师会分不清“知识”和“技能”的区别,从我的角度来看,“知识”只是知道,而“技能”是做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教孩子从1背到10,那就是知识,但是当孩子可以学会正确数数,那就是技能。如果我们无法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就会陷入以灌输孩子知识为导向的模式。

那么,如何实现让孩子从“知道”变成“做到”呢?这就需要提供足够丰富的工作材料让孩子拥有自主探究的机会。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以加法教学的延伸活动为例,教师会分别出示纸数棒、纺锤棒、彩色串珠和铃铛,这些丰富的工作材料能够让儿童的学习动机一直维持在中等水平,更有助于其技能的掌握。


3、良好人际互动环境培养可习得性情


谈到性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由基因决定的”,但美国早期儿童教育专家提出过“可习得性情”的概念,她认为这些受后天环境影响所养成的性情,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成绩、个人发展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意义。混龄教育就为孩子们之间的人际互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在之前的文章《生活混龄教育的好处究竟在哪里》中提到过,此处不在赘述。


4、打造巩固“情感稳定金字塔”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孩子的情感发展也不例外。以下我们以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为例进行分析。

蒙台梭利曾经提出,“大自然赋予了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性,这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它能识别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本身,通过把环境里相互关联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来认知环境。儿童只有在这种整体明确的环境下,才能指引自我有目的地行动,否则,儿童就无法建立对环境中各种关系的认知。”一个2岁左右的儿童,在表现这种对秩序的敏感时,是用一种不声不响的方式来表现的。在这一阶段,这种敏感性成了他们行动的指南。他会因为秩序产生自然的快乐,也会因为秩序错乱而乱发脾气。对于正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只要物品离开了它们应该在的位置,他就会很快发现,并且要求把物品回归原位。如果大人不理解这种敏感性,而让儿童所处的环境秩序错乱下去,会让他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不利于以后规则意识的建立。

童年决定了一个孩子生命的状态和质量,现在父母们之间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学区房”,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学区房”也是在帮助打造孩子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而不该只是保障孩子通入某个学校的途径,毕竟孩子进入小学后,还有中学、大学、工作,我们无法保驾护航一辈子。因此,给孩子最好的“学区房”就是在他们生命最初期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系统。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服务条款服务条款服务条款
广州市爱贝儿育婴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8
总部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林和东路华庭路4号富力天河商务大厦810
电话:020-38814279 020-38814508
粤ICP备200558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