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七个月的时间,世界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国内第三产业维持低功能运转状态,欧美国家经历大量确诊和死亡,尚未实现群体免疫。逆全球化思潮的涌现使留学前景变得扑朔迷离,国与国之间的负面情绪此消彼长,那么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 ◆ ◆ ◆
作家郝景芳举过一个例子:小A告老师说小B动手打人,小B说是因为小A先骂了他,小A说是因为小B抢玩具……如此可以一直无止境循环下去。这时老师会如何处理小A和小B之间的矛盾?通常情况下成年人会说:“打人和骂人都是不对的,幼儿园的玩具应该大家轮流玩,如果你想玩的玩具别的小朋友正在玩,就请你先选择其他的玩具或是等待。”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小朋友更关心个体输赢,而成年人更关心秩序与协调,这就是所谓的“以文明的高度处理矛盾”。而帮助孩子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就需要传授给孩子认知世界的基本能力,就需要科学文化教育的加持。
◆ ◆ ◆ ◆
科学文化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其中又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教育包括动植物学、天文地质学和科学实验,动植物学和天文地质学培养孩子对自然和宇宙的热爱,而科学实验则引发孩子对实验现象背后原理的主动思考;人文科学包括历史和地理,历史让孩子了解生命的长度,地理则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概念,拓展生命的宽度。
之前推送过一篇文章,教孩子区分事实和观点,今天重提这一话题,就是因为疫情期间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谣言,而唯有科学才能帮助孩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超越地区性狭隘、更加接近真理。
如今的客观条件使我们无法做到带孩子行万里路,那么不如就从让孩子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开始,热爱所生存的宇宙和世界,培养对多元文化的概念,不要因为疫情而失去对世界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