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特定交往环境以及由此引起的主观心态、情绪等因素制约的。所以要发展幼儿语言,就必须促进幼儿交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情感、活跃幼儿的思维,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有话就说。
有话敢说
学龄前儿童缺乏自我评价能力,如果他们在说话时能够看到成人眼神的鼓励,就会畅所欲言。因此,为孩子营造平等、轻松的谈话氛围是很重要的。在具体教学时,建议采用分组讨论和集体谈话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每个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把简单的问题留给那些胆小、沉默、不爱表现的孩子回答,把稍难的话题或小结性发言留给善于表达、表现欲强的孩子;如果孩子在表达时出现语句不完整、用词不当、声音小等现象,等孩子讲述完后成人可以委婉地指出,希望下次说话时孩子应该怎样做,必要时可示范一遍。
有话可说
孩子的口语表达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撑,因此我们设定了“每日一句话”。“每日一句话”是指在每天上午的线上活动时,孩子们会根据老师提出的一个主题展开讨论,由教师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每个孩子说的话,孩子们在午休起床后和放学前五分钟对自己的话进行指读复述,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词汇量,这也就是未来孩子在学习任何语言时所强调的语感。
关于“每日一句话”主题的选择,既要具有思考价值,又要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以下按年龄段分为小、中、大组分别给出建议:小组孩子可以采用观看表演的形式进行常规的讨论;中组可根据不同的节气和节日设置主题,让孩子在丰富认知经验的同时,练习口语表达;老师可在大组孩子自由工作时拍照记录,在每周五的讨论课上将照片分发给相应的孩子,让孩子们边看边讲。
有话会说
除了操作得来的直接经验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还能够通过文学作品获取间接经验。与进入小学后的语文课不同,引导学龄前儿童阅读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丰富幼儿口语表达时的词汇量。
有人说读一本优秀的著作,就是和一位伟人进行交谈。那么,让幼儿多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就是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有话就说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园共育。家长除了规范自己交流时的语言外,还要配合幼儿园践行“每日一句话”。例如,每天回家后,家长可以抽一点时间请孩子说说在幼儿园学了什么,讲讲班上发生的新鲜事,每天至少记录下孩子说的一句话;当家里来客人时,请孩子作为小主人接待客人,如向客人问好、给客人端水、拿点心和水果、与客人讲讲幼儿园的趣事和自己的所见所闻等;对于发音不准、语法结构经常出错的孩子,家长在与幼儿谈话时应反复纠正,反复练习,直到孩子说正确为止。